400-009-9032 Email: wu_barry@cehome.com
中文
English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铁甲二手机  >  资讯  >  资讯详情

江淮合资公司生产10升以上发动机市场竞争

9月底,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再次引起了重卡行业的一片躁动。江淮汽车与NC2GlobalLLC签署框架协议,拟成立一家双方分别持股50%的合资公司,未来将在中、重型卡车的研发、生产上全面合作,同时合资公司还会有相关的发动机战略来支持中、重卡的发展。

消息一出,各种猜测随之而来,引进什么样的发动机产品?何种排量?

据了解,纳威司达的发动机系列称为Maxxforce,包括7升、9升、10升、11升和13升。而谈到发动机项目,江淮汽车的这次合资则有可能为中国重型高端发动机市场再添一个新的竞争者。

纳威司达来了

欧洲、北美、日本、新兴国家,不论外资发动机企业目前的主要市场在哪里,中国市场都是它们最为看好的市场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外资发动机企业和整车企业纷纷通过在中国寻求合资对象的模式,布局中国市场。

放眼国内重卡发动机市场,外资发动机企业的布局或完成或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康明斯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发动机企业之一,除了继续加强与东风、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还拉来了陕西重汽拓展自己在中国市场的车用发动机业务。道依茨找到一汽作为合资对象,双方开发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崭露头角。上海日野作为日野在中国的发动机合资公司,除了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市场进行探索,如今又有了新帮手。广汽日野重卡、客车产品下线,让日野的发动机产品在国内市场有了自己的“御用车型”。菲亚特集团也抓住了在国内合资的机遇,除了与上汽依维柯、重庆重汽成立了合资公司,还将自己的发动机项目引入国内。福田汽车与戴姆勒的合资项目中,重型发动机同样是重中之重。今年,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实现合作,引入发动机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是重汽最为看重的内容之一,如今江淮汽车与NC2GlobalLLC合资,发动机项目自然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更何况NC2GlobalLLC作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和纳威司达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其定位就是面向北美以外的全球卡车和发动机市场。

高端发动机混战

外资发动机企业在中国的布局,也让国内重型高端发动机市场,特别是10升以上的发动机市场未来竞争白热化。东风康明斯、上海日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内高端发动机市场的开发,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东风康明斯为例,其每年在国内的销量更是突破10万台,中国市场已经占其全球业务总量的7.8%。东风康明斯在国内的成功在于布局早,抓住了国内高端发动机市场的空白期,通过适用于中国市场的产品一举打开市场。但是东风康明斯的产品主要在10升以下,而上海日野在10升以上的发动机市场也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10升以上发动机市场被其他对手看作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切入点,而且该市场利润也比较高。

因此,2008年,福田和戴姆勒的合资项目中将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引进戴姆勒可达到欧Ⅴ排放标准的OM45712升柴油发动机。2009年,中国重汽与曼的合作中,引进了D20、D26发动机,排量分别为10.52升和12.42升。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生产的CURSOR9发动机也开始具备批量投放市场的能力。

从各家外资企业对外公布的10升以上发动机产能看,主打11升ISM系列发动机的西安康明斯设计产能5万台;上海日野在国内市场的产能约2.5万台;福田与戴姆勒的发动机项目初期目标45000台,**产能10万台;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设计产能20万台,其中10万台面向国内市场;再加上中国重汽与曼的合资项目以及未来江淮汽车与NC2GlobalLLC在发动机项目上的合作,外资在10升以上重型发动机市场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虽然现在国内发动机企业凭借着成本、价格优势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但随着外资品牌国产化率的提高、优异的性能表现以及配件、服务网络的健全,国内发动机企业在竞争中并不一定稳操胜券。

国内企业在观望

对于外资企业的来势汹汹,国内发动机企业大多选择了避其锋芒,低调观望。“我们现在也在看市场的形势,看看这些合资品牌的动作和具体表现,然后才能够制订自己的发展策略。至少要到年底才能够有明确的计划或者对外透露企业对于未来市场的判断和自身定位。”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其伟表示。

而对于外资发动机在中国的布局,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不需要过分担忧。虽然中国市场对高端发动机产品有需求,外资品牌也纷纷看好,但是如此多的外资品牌一窝蜂地来中国生产和销售发动机产品,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够适应市场,取得满意的成绩。“外资发动机产品相对于国内产品确实在工艺和产品质量上有优势,但是成本仍然是其在国内市场销售时必须跨过的门槛,产品不上量,即使是合资公司也很难降低产品的成本。东风康明斯现在在市场上有良好的表现,也是有着100多万台的市场基础,其每年10万台以上的销量,保证了产品在成本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国内市场对于重型高端发动机的需求不会一夜之间就释放,国内企业目前的产品仍然会是市场的主流。”一位业内人士说。[!--empirenews.page--]

而上柴动力总经理熊伟铭则表示,企业也在观望国内重型发动机市场的这种竞争态势。当问到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布局是否会对国内企业产生致命影响时,他表示,国内企业的产品有着更好的成本优势,对市场需求也更为了解,在一段时间内,国内企业的产品仍然会有很强的竞争力。外资发动机企业或者其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虽然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压力,但是随着其配套零部件供应商进入中国,国内企业通过与这些供应商的合作,同样可以使得自己的发动机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得到提升,这是摆在国内企业面前的一次机遇。

在接受采访时,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国内的发动机企业应通过与国外企业联合设计、开发等手段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来应对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发起的挑战。

相关文章

2009-2024 铁甲二手机 www.tiebaobei.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1519号 京ICP证1300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1513
免费电话
400-009-9032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

小程序

扫码打开小程序